
資訊鏈接: https://www.fcc.gov/visit.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于2025年5月22日通過新規,禁止被認定為存在國家安全風險的實驗室參與美國設備授權程序。這一措施主要針對與中國等“外國對手”關聯的實體,旨在防止其通過檢測認證環節影響美國電信基礎設施的安全性。
FCC主席卡爾(Brendan Carr)說:“這些實驗室等于是進入美國電信基礎設施的入口。不難想像,不可靠、受外國敵對勢力控制的實驗室,可能會放行不安全的設備進入美國市場。”
更新內容:986446 D01 Covered Equipment Guidance v03要求設備不能包含卡巴斯基安全和殺毒軟件,因此我們增加了相關的聲明。
新規核心內容
1.禁止“受限實體”控制的實驗室
FCC將不再認可由“受限實體”擁有、控制或指導的測試實驗室、認證機構及認可機構。所謂“受限實體”包括被列入FCC“覆蓋清單”(Covered List)的公司,該清單整合了美國國防部、商務部和FCC的封鎖名單,涵蓋被認定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企業。
2.所有權與控制權界定
若“受限實體”直接或間接持有實驗室10%及以上股權或投票權,該實驗室將被視為受控實體。
實驗室需在30天內向FCC提交聲明,證明其不受受限實體控制,并披露持股5%及以上實體的信息。
3.撤銷現有認可資格
FCC將撤銷與受限實體有關聯的實驗室的認可資格,并要求相關實驗室停止參與設備認證程序。若實驗室提供虛假信息或未按要求披露信息,也將被取消資質。
針對中國實驗室的特別限制
FCC指出,目前約75%銷往美國的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電腦、攝像頭、智能穿戴設備等)依賴中國實驗室進行測試。這些實驗室中部分被指與中國政府、軍方或國有企業存在關聯,可能成為“外國對手滲透美國通信基礎設施的入口”。
涉及企業:華為、中興、海康威視等中國科技企業的關聯實驗室可能被直接禁止參與測試,影響其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合規流程。
供應鏈調整:美國進口商需轉向其他國家的實驗室完成測試,可能導致成本上升和產品上市延遲。
FCC還提出兩項提案
擴大測試禁令范圍:擬將禁令擴展至中國及其他“外國對手”的所有實驗室,進一步限制其參與美國市場準入。
加強信息披露:要求與中國或其他對手有重大聯系的實體,披露其從FCC獲得的所有許可和授權信息。
此次FCC新規是美國近年來對中國科技企業多維度打壓的延續,從設備銷售禁令延伸至測試認證環節,試圖從源頭限制中國技術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盡管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但其背后亦包含保護本土產業、爭奪全球科技主導權的意圖。
相關企業需重新評估合規路徑,調整供應鏈布局以應對政策風險。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部分來源于互聯網,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核實后協商處理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