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標準,5G NR的頻率范圍被定義為不同的FR,分別為FR1與FR2。FR1頻率范圍為450MHz-6000MHz,通常被稱為Sub-6GHz,FR2為24.25GHz-52.6GHz。盡管嚴格來講,毫米波頻段應該大于30GHz,但由于3GPP的推進,24GHz頻段也經常被使用,因此也習慣性將這一波段稱為毫米波。
業界對6GHz以下頻段已非常熟悉,當前4G LTE網絡都運行于該頻段,對于毫米波則相對陌生。
所謂毫米波,是指波長為1至10毫米的電磁波,具有帶寬大、波束窄的特點,在過去其僅用在衛星通信、雷達定位等軍事化領域。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和應用開始使用毫米波,毫米波具有多種優勢:高速率、高容量,毫米波可提供高達400至800MHz極大的載波帶寬,相比4G的20MHz有數十倍提升,可將5G網絡的傳輸速率提高至10Gbps的水平。5G與毫米波的完美結合,除了速率高之外,良好的方向性,能夠清晰的觀察到目標的每一個細節。此外,毫米波的傳輸質量高,電磁頻譜極為干凈,受到干擾少,信號穩定。
2022年12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信部
《關于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調整及無線電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自今日(2023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對我國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進行優化調整。
《通知》中提出,調整后微波通信系統可使用頻段為:4500-4800MHz、7125-7725MHz、7725-8500MHz、10.7-11.7GHz、12.75-13.25GHz、14.5-15.35GHz、21.2-23.6GHz 和 71-76GHz / 81-86GHz。
順應我國微波通信產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結合微波通信系統應用的新場景新模式,通過新增毫米波頻段大帶寬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優化中低頻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統頻率和波道帶寬、調整微波波道配置與國際標準接軌等方式,進一步滿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傳輸(微波回傳)場景需求,并為我國5G、工業互聯網以及未來6G等預留了頻譜資源,更好滿足微波通信等無線電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