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源小知識
提到移動電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現在我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電子產品,今天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有關它的那點事。
話說移動電源最早出現在2001年的CES展覽上,因它能在任何地方給數碼產品充電而引起許多參展商的關注。 移動電源是一個集儲電,升壓,充電管理于一體的便攜式設備。通俗一點說它是由電芯或電芯組加上帶有升壓裝置的PCB板(含充電保護功能)和有規則的堅硬的外殼組成。鋰電芯的正常電壓一般是2.7~4.2V,單芯的移動電源一般經過升壓裝置之后正常的電壓是4.75~5.25V。為什么要升壓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移動電源要給數碼產品進行供電,數碼產品的普遍電壓一般是2.7~4.2V,如果移動電源的電壓都等于或低于數碼產品的電壓,能量是無法供給數碼電子產品,所以才采用升壓的方法后方能給電子產品進行供電。
升壓這個動作完成之后,又有新的問題接著來了。因移動電源的主要核心是電芯和高性能的升壓保護板,能量主要來自電芯,即使做成移動電源之后,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移動電源的能量也是一定的。簡單的說一個單芯的3.7V 2000mAh 18650的電芯做成一個移動電源,移動電源的瓦時跟電芯的瓦時是一樣的,都是3.7V*2000mAh/1000=7.4Wh,按照此功率,移動電源的標稱電壓為5V,算出移動電源的理論的輸出容量為7.4Wh/5V=1.48Ah=1480mAh.這說明一個2000mAh的電芯做出的移動電源的實際理論容量為1480mAh,從電芯變成移動電源后的能量轉化率為1480mAh/2000mAh*100%=74%。所以從這里大家應該會有所了解,同容量的電芯(單芯)是做不出來同容量的移動電源。如果商家拿這個忽悠你,你可別上當哦。
另上述提到的還只是理論的轉換,由于在傳輸能量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熱量的損失,比如我們常見的充電寶充電的過程中會發熱的現象,還有數據線的內阻也會存在一些能量損失,所以實際的轉換率比74%還要小。那大家就會問了,難道就沒有一個標準出來管控一下這個轉換率嗎?移動電源從開始為大家所熟知和廣泛使用之后,確實在考慮安全和電性能方面的標準很少出來,畢竟這個是一個新生時代產物,起草和研究都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出具的有關移動電源的產品安全認證規則CQC11-464115-2015和認證技術規范CQC1110-2015,此標準針對移動電源和移動電源里面的電池都有很多檢測項目的要求,標準中就有要求移動電源的能量轉換率不能低于70%。很多性能方面的有關移動電源的檢測都可以參考此標準。但是目前有很多網絡媒體和絕大多數的電池生產商都認為移動電源都需要滿足2015年8月正式實施的GB31241的標準,小編要在此澄清一下,此標準是我國針對便攜式電子產品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的安全要求,并非針對移動電源,但是移動電源里面的電芯部分可以滿足GB31241的要求。
由于輕便,現在大家出去旅行和工作乘坐飛機的時候都會帶上它,民航局對攜帶上飛機的移動電源也有相應的實施的規則,見如下:
1、嚴禁在托運行李中攜帶充電寶;
2、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攜帶能量超過100Wh但不超過160Wh的充電寶,必須經航空公司批準且不得超過兩個;
3、嚴禁攜帶標識不清的充電寶;
4、嚴禁在飛行過程中使用充電寶;
5、嚴禁非個人自用目的攜帶充電寶;
對于違反上述規定者,公安機關將根據情節,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所以大家不要為了儲存更多的能量而自帶2個以上的充電寶在自己隨身行李中,沒有標識的充電寶你也帶不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