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不讓別人用Wi-Fi:真有這必要嗎?
如今,Wi-Fi無處不在,家里、辦公室、公共場所都有Wi-Fi覆蓋,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不少市民擔心輻射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有寶寶或孕婦的家庭,更視Wi-Fi為“洪水猛獸”。
對此,專家表示,無線路由器發射的信號與自然界中的光一樣,從廣義上講都是一種輻射,但這種輻射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
昆明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段麗芬介紹說:“截至目前,我們還未收治過由于輻射造成孩子頭疼或偏頭痛的病例。造成孩子頭疼或偏頭痛的原因,大多歸于血管調節紊亂、壓力大、遺傳等因素。”
離天線1米輻射可忽略不計。
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電磁輻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只要通電的電器設備,都有電磁輻射,比如電磁爐、電熱毯等,但只有電磁輻射能量達到一定數值時,才會產生電磁污染,對人體造成危害。
日前,遼寧省核安全局出動電磁輻射檢測車,對移動通信信號基站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輻射遠小于國家標準。檢測儀器在靠近Wi-Fi發射天線時,檢測數值為3—4伏/米,距離半米的數值顯示為1伏/米以下;而在1米以外的距離,檢測數據與周圍其他環境檢測無異。
所以,Wi-Fi輻射在1米以外,基本已降低到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的水平。
此外,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專家辛理科也提到:沒有證據表明,一個合格的無線路由器在正常使用時,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最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其工作功率在30—500毫瓦之間,比普通手機的功率小。相比手機,無線路由器等Wi-Fi設備離使用者的距離要遠得多,這使人們接受其輻射的功率密度要小得多。
即便手機輻射,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結論也是“截至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使用移動電話可以帶來負面的健康效應”。
針對Wi-Fi輻射與人類的健康關系,目前同樣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它與任何健康問題相關。
不會影響胎兒發育和孕婦健康
國外一科學家在論文中提到:兒童和胎兒之所以會吸收更多的微波輻射,是因為他們的體格相對較小,頭骨也更薄,而腦組織卻更具吸收力。
此外,一則“無線路由器能殺死植物”的帖子也在廣泛流傳。對此,辛理科與北京的一家種子專業機構聯合進行了一次“Wi-Fi情況下的種子發芽實驗”。這次實驗,選取的種子為中國常見的綠豆。
12天的模擬實驗證明,有無Wi-Fi輻射對種子發芽率沒有影響。辛理科認為,合格的無線路由器強度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沒有明顯傷害。
為了優生優育,很多孕婦會過度擔心Wi-Fi的輻射,甚至有的父母會把自家的Wi-Fi關閉后,又要求別人也把Wi-Fi關閉。
自然界中,輻射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高能量的電離輻射,如醫院的X光,或者核輻射,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較大,但一般情況下,不頻繁接觸,其傷害也微小。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生活中最常見的一般電器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就屬于非電離輻射,如微波爐、手機等。
“Wi-Fi其實與手機信號并無本質區別,都屬于微波。目前還沒有真正有力的科學依據表明它會破壞人體DNA或蛋白質結構,從而影響胎兒的發育和孕婦的身體健康,更沒有嚴謹的科學表明Wi-Fi會引起孩子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