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聽大家經常說到星閃,有很多朋友問星閃技術是什么?
接下來小準跟大家一起看看,我們的星閃技術到底是啥:
隨著無線產品快速發展,傳統短距無線通信技術(如藍牙、WIFI) 在時延、可靠性、多設備連接等方面逐漸面臨瓶頸。
星閃技術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無線短距通信標準,具有超低時延、高可靠、高并發等優勢。
星閃現在已經運用在很多地方:
不管是芯片、模組、車載、音響,還是工業、智能家居、辦公設備等,全都有它的身影。
星閃的標準結構分成三層,接入層分成兩種模式:
SLB(SparkLink Basic):可以理解為“高速模式”,對標Wi-Fi,主打高速傳輸。
SLE(SparkLink Low Energy):屬于“低功耗模式”,對標藍牙,專攻節能長續航。

星閃認證是什么?不管是研發還是選購,咱都得弄明白以下幾點:
1、你的星閃設備是符合標準要求的嘛?
回復:星閃的認證測試目前主要由「國際星閃聯盟」推動,就是為了保證不同廠家的設備之間能順暢互聯、穩定協作。
所以選購或開發時,先看有沒有通過聯盟認證,這才是“官方認證”的靠譜保障。
2、SLB 和 SLE 到底測什么才叫過關?
回復:這倆兄弟因技術特點不同,測試重點也不一樣。
SLE(低功耗版):更關注功耗控制、調制精度、抗干擾能力,還有信息安全。

3、是國內認證還是國際通用?和藍牙、Wi-Fi測試有啥不同?
回復:星閃聯盟雖然叫“國際”,但目前主要還是推動行業內部的互聯標準。
國內外已有超過1100家企業加入,認證目標是先確保聯盟內設備互通無障礙。
相比藍牙、Wi-Fi,星閃在測試上更強調:超低時延、高并發連接和更強的抗干擾能力——這些都是傳統技術的短板,也正是星閃的發力點!
4、星閃認證流程是怎么樣的,需要多長時間?
回復:主要流程如下圖,測試時間一般是7-10個工作日,需要提供2個樣品。

小準認為:
作為新一代的無線短距通信技術,星閃技術將以滿足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和智能終端等領域新場景應用的極致傳輸體驗為目標,
結合了藍牙和Wi-Fi的最佳特性,并能與藍牙和 Wi-Fi 同時使用。具有類似于藍牙的低功耗、輕里級連接功能,同時可以像 Wi-Fi滿足高速、大里數據傳輸和高質重連接需求。
未來將在物聯網產業中擁有更多潛力巨大的應用場景。


